雷霆奪冠!內線崛起!小球時代結束了?
2025年,雷霆奪冠之(zhi)后,NBA似乎又一次站在了時代變革(ge)的十字路口。
十年前,勇(yong)士以瘋狂(kuang)的(de)三分投射顛(dian)覆了聯盟格(ge)(ge)局,小球時代席卷而來。十年之后,霍姆格(ge)(ge)倫(lun)、文班亞馬這些兼(jian)具(ju)高度和技術的(de)大個(ge)子逐(zhu)漸登(deng)上舞(wu)臺,不由得讓人提出(chu)問題(ti):
“小球時代是(shi)否已(yi)經走向盡頭了?”
回看1979年,NBA第(di)一次(ci)(ci)引入三分線(xian),聯盟球隊平均每場(chang)只出手(shou)2.8次(ci)(ci)三分。而到(dao)了(le)2018-19賽季,這個(ge)數(shu)字(zi)直接飆(biao)升到(dao)32次(ci)(ci)。
2015年,庫(ku)里帶領的勇士掀起三分(fen)風暴,全聯(lian)盟(meng)迅速跟進。進攻端場(chang)上(shang)五個位(wei)置都能投(tou)籃,防守端無限換(huan)防成為(wei)常態。2024-25賽季,凱爾特人每(mei)場(chang)三分(fen)出手高達(da)48.1次,勇士和公牛兩隊(dui)位(wei)居二三,也分(fen)別都在42次之上(shang)。
很明顯(xian),三分(fen)球看似不再(zai)是聯盟潮流,但卻(que)成了籃球的最基(ji)礎。
2025年(nian),這個極致(zhi)的小球體系又(you)迎(ying)來了另一種變化:內(nei)線(xian)大(da)個子(zi)不再只是籃下苦(ku)力,而是兼(jian)具空間投射和內(nei)線(xian)護框(kuang)的全(quan)能型球員(yuan)。
雷霆就是最好(hao)的(de)例子。2024-25賽季,他們以(yi)68勝拿下聯盟(meng)最佳戰績,奪得隊史首(shou)冠(guan)。核心在于MVP級(ji)別的(de)亞歷山大(da),但真正讓(rang)體系完整的(de),可(ke)能是霍姆格(ge)倫(lun)。
這位瘦長中鋒不僅能護(hu)框,還能拉開空(kong)間。總決賽場均15.2分(fen)8.7籃板1.9蓋帽,個人(ren)正負值領跑全隊。即便是常規賽因傷僅出戰32場,但從季后賽的爆發來看(kan),足以證明(ming)內(nei)線價值的回歸。
另一邊(bian),文班亞馬(ma)又是另一條(tiao)故事(shi)線(xian)。新秀賽(sai)季就展(zhan)現出了跨時代(dai)的潛力,場(chang)均24.3分11籃(lan)板3.8蓋帽,完(wan)美詮釋了現代(dai)投射內線(xian)的能力。可惜因(yin)肩(jian)部血(xue)栓賽(sai)季報銷,讓這股進(jin)步(bu)浪潮最終放(fang)慢了腳(jiao)步(bu)。
趨勢很明顯(xian),既能拉開空間、又(you)能擔(dan)任護(hu)框(kuang)的新時代內(nei)線,正在重塑聯(lian)盟(meng)風格。
從進攻端來看,三分(fen)球(qiu)依(yi)舊(jiu)是核心,但提供(gong)空間的人不(bu)同了。
上賽季的庫里依舊以每場4.4記三分領跑全聯盟。但(dan)關鍵轉折在于:空間(jian)不再只能(neng)靠外線(xian)拉開,內(nei)線(xian)大個子也能(neng)成為投射點(dian)。霍姆(mu)格(ge)倫、文(wen)班(ban)亞(ya)馬正是這(zhe)種趨勢的進化代(dai)表。
而防守端部分,內線護框逐漸開始重新成為季后賽關鍵。
常規賽可以拼投射,但季(ji)后賽高強度下(xia),禁(jin)區防(fang)(fang)守才是決定勝負的核心。雷霆的奪冠(guan)之路上,霍(huo)姆格倫的防(fang)(fang)守效(xiao)率提升就是關鍵。內線能夠留守籃下(xia)禁(jin)區,外(wai)線也能在換防(fang)(fang)時不被點名。
此外,媒體輿(yu)論(lun)引導(dao)(dao)和聯(lian)盟(meng)體系的(de)調整(zheng),也(ye)在其中起到推進作用。部分(fen)(fen)媒體認為(wei)三分(fen)(fen)過(guo)度主導(dao)(dao),導(dao)(dao)致(zhi)比賽趨于(yu)單調,不斷呼吁(yu)聯(lian)盟(meng)重新(xin)平衡規則。雖然當下NBA還(huan)沒有實質(zhi)舉(ju)動,但(dan)這(zhe)種輿(yu)論(lun)也(ye)在無形之中強化了內線(xian)長人的(de)價值認同感。
回答一開始的問題:小(xiao)球時(shi)代是(shi)結束(shu)了(le)嗎?
目前來看答案自然是(shi)否定的。小球(qiu)的核(he)心在(zai)于進(jin)攻空(kong)間(jian)和三分(fen)投(tou)(tou)射(she),而這些內容當今時(shi)代依舊存(cun)在(zai),但它(ta)不再是(shi)唯一解答。現在(zai)的NBA比拼的不再只是(shi)“誰投(tou)(tou)得更(geng)多三分(fen)球(qiu)”,而是(shi)“誰能融合更(geng)多模(mo)式”。
而(er)既能(neng)投籃又能(neng)護(hu)框(kuang)的(de)內線長人(ren),就是最新的(de)黃(huang)金模板。
雷霆的冠軍(jun)已經證明了(le)混合(he)體(ti)系(xi)的可行性,而未來的文班亞馬,很可能進(jin)一(yi)步把(ba)這種模式推向更(geng)高(gao)巔峰(feng)。而籃球(qiu)的戰(zhan)術潮流,從來不是此消彼長(chang),始終在融合(he)進(jin)化趨勢上。
小球(qiu)時(shi)代沒有結束,只是在(zai)這體系之上,又(you)長出了新的枝椏(ya)。
未(wei)來的NBA主流(liu),屬于的是那些既(ji)能投籃也能防守(shou)、既(ji)能拉開空間(jian)又能鎮守(shou)籃下的新時代內線。
上一篇:亞歷山大26歲砍下11294分,你知道庫里26歲拿了多少分嗎?
下一篇:返回列表